在白云区石井街申泽商贸城内恒信期货,外国客商捏着一双运动鞋的标签,误以为遭遇故意抬价:"Fifteen yuan? But others here are eight!(15元?但这一片只要8元!)"因沟通不畅,店铺老板急得满头大汗。外语志愿者汤文华立刻上前解释,厘清货物错位的误会,最终达成了交易。
去年以来,石井街道持续打造“外籍人士志愿服务”品牌,组建“非同凡响”志愿服务队,活跃在各大专批市场和创意园区,他们有的是辖内商户党员,也有来自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外语学院的学生,共同为外籍人士提供翻译、讲解、引导等便利服务,成为石井街道携手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探索校地共建共治的新实践。
从翻译面料参数到调解合同争议、从协助跨境直播到帮带婴客商采购,志愿者用语言和专业素养,共同破译“国际商都”的服务密码。截至目前,已有超200人次学生参与,服务外籍人士超440名、企业商户86家,化解贸易纠纷20余起。
三方共治:织密广州时尚之都服务网
作为广州时尚之都核心区,石井街聚集了广大、国大、申泽等24个服装皮具专业市场和12个创意园区,是国际知名的超大型服装商圈,日均外籍客流量超5000人次,越来越多的非洲、中东客商前来“淘金”。
然而,语言壁垒曾引发诸多纠纷——双方对货物色差、材质理解存在偏差,或是微信翻译不够准确引发争议,更常见的是因交易习惯不同导致的定金、交付时间等矛盾。
对此,身处产业一线的商户党员们感受最深、行动最早。外贸服务党员突击队队长陈大全在石井商贸城做布料生意,在日常经营中目睹了太多因沟通不畅导致的摩擦升级甚至交易失败。“推己及人,如果我们去国外经商遇到困难没人管,也会害怕。长此以往,我们吸引外商的能力会受损。”陈大全道出了初衷。
恒信期货
与此同时,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外语学院“广大商贸城产业班”的学生们也深入街道,以志愿形式深入一线岗位开展实践锻炼,提升实践能力。“职业院校的授课内容比较传统,和企业具体业务结合并不紧密,学生毕业后往往要企业重新培训。”广东科贸职院外语学院院长杜宏丽说。
街道、商户、学校三方一拍即合,共同组建“非同凡响”志愿服务队,为外籍友人提供服务,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,提升石井街的“服务温度”和“人气指数”。
首期产业班通过“3+2”课程——3天在校学理论、2天企业实战,实现“教学+实训+实践”一体化实践育人。其间,22名学生在企业跟岗实践8周,学生开展问卷、访谈调研3000多家商户,服务店铺运营40多家。
语言为桥:培育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
党建引领进一步释放志愿服务效能。在广东省漳平商会党支部推动下,40多名从事外贸产业的优秀党员组成“党员突击队”,带领学生志愿者协同解纠纷。“党员熟悉贸易规则,学生引入新鲜做法,这种组合拳效果显著。”陈大全总结道。
恒信期货
如今,以9个“外籍人士服务站”为支点,无论是政策疑问、业务难题还是生活指引,来到石井的外国朋友都可以获得“非同凡响”志愿者的帮助支持。“就像滴滴接单一样,哪里有需要,附近的志愿队员就会第一时间响应。”陈大全说。
去年底,为期三个月的“石井时尚之都外籍采购商文化交流活动”在广大时尚中心拉开帷幕,通过开展拼音入门、实用中文对话、汉字书写等系列课程活动。志愿者们再次搭建起一道“英—中”的翻译桥梁,帮助外籍采购商提升中文水平、了解中国文化。
“学生们经过了专业的商务英语训练,能在商贸城内得到进一步实践。”喀麦隆商人Bangura Osman为志愿者点赞,他还参加了不少街道的“中文角”活动,他相信,无论是英语还是中文,在做生意中都非常重要。
“学生过去死记硬背贸易术语,现在能流利帮外商采购了!”杜宏丽感慨道,首期产业班学生累计开展外贸业务、跨境直播等岗位实践704人次,显著提升学生专业实操技能和就业竞争力。如今,志愿队的服务范围已覆盖9个服装皮具专业市场,并孵化出“中文角”“中非文化沙龙”等衍生文化交流项目,培训外商超500人次。
截至目前,校企累计联合举办外籍采购商文化交流活动及中文课程教学10期,培训外商超500人次。132名学生志愿者通过翻译服务、跨文化交流及中文课程授课,成为中华文化的“传播使者”,助力石井商圈享誉非洲、中东等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。
双向赋能:以产助教以教促产,激发市场活力
"This is man's wholesale department. Buyers are communicating with the merchant.(这里是男装批发部,买家正在与商家沟通。)"在志愿者制作的英语短视频中,学生们用流利的英语介绍广大商贸城的各类细节,让全球客商更直观形象地了解石井街的商贸环境。
随着一批批“00后”进入商贸城,一场关于媒体传播与文化认知的变革正在逐渐启动。制作宣传短视频50多个、助推区域内300余家店铺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。结合在商贸城的实战演练,志愿者们后续为西蒙开关、金龙鱼豆浆粉制作的宣传片亮相上海国际展会,“I'MINT薄荷糖跨境孵化项目”斩获挑战杯国赛三等奖……种种新尝试,让志愿者们实现从服务者到价值创造者的转变。
此外,校企联合开发的《跨境直播实训教程》《综合商务英语实训教程》等4本产教融合教材已通过重庆大学出版社立项,填补行业标准化教学资源空白。“非洲客商来自尼日利亚、喀麦隆、埃塞俄比亚等不同国家,口音和表达也有差别,我们都进行了整理和研究。”杜宏丽说。
与此同时,借助人工智能技术,职业教育的重点也在悄然改变。杜宏丽谈到,学生孙文琪在为喀麦隆商会会长现场口译时,就使用了人工智能辅助翻译,弥补了高职学生可能在词汇量上的短板,最终凭借优秀的语言表达、自信的表现,很好地完成了这项任务。
“石井街将持续打造‘外籍人士志愿服务’品牌,形成长效化、规范化、精细化的服务机制。”石井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逐步扩大服务范围,让外籍友人宾至如归、让青年学生实践成长、用心用力助商解难,实现“以产助教、以教促产”。
从最初化解价格误会的“语言桥梁”,到如今协助直播带货、推动文化互鉴的“商贸伙伴”,这群身着粉马甲的年轻志愿者们——无论是经验丰富的商户党员,还是朝气蓬勃的学生,都已成为石井国际商都生态中不可或缺的活力因子。他们用专业素养破译着广州时尚之都的服务密码,在校地共建共治的沃土上,实现了个人成长与产业发展的双向奔赴。
南方+记者 黄楚旋 谭超恒信期货
粤有钱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